多学会联合制定的7个指南共识手册发布会顺利在京召开
由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和北京康华中西医发展基金会主办的7部指南共识手册发布会于 2025年 1 月 5 日在北京圆满召开。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分会、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子宫体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健康医学分会、中国癌症基金会全国子宫颈癌防治协作组、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子宫颈癌防控研究专业委员会7 家学(协)会共同制定的《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阴道自取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临床应用指南》、《p16/Ki-67双染在宫颈癌中应用专家共识》、《HPV基因整合检测技术在子宫颈癌筛查管理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宫颈癌筛查及诊治技术操作手册》7部指南共识手册发布会。本次研讨会实时在线观看人数达3万。
由孔北华教授担任主持工作。
魏丽惠教授和马丁院士进行开幕致辞。
魏丽惠教授首先代表 CSCCP向所有参加编写的学(协)会和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子宫颈癌作为危害性最严重的疾病,其诊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经过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及国家政策的优化,宫颈癌的防控取得突破和进展。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和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做好宫颈癌的筛查、分流、诊疗来提高我们的防治效果,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进一步响应国家战略的需求,提高风险的诊疗水平,整合了7 家学(协)会的相关专业专家,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共同制定了这7部重要的指南和共识。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各位专家在编写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希望这7部共识指南的发表,能推动我国子宫颈癌的防治工作的发展,为基层医生带来更多的福利,为我国在2030 年实现消除宫颈癌目标做出我们贡献。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丁院士表示,基于WHO“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只有5年,我们制定这七部指南恰逢其时,为我们消除宫颈癌奠定了一个标准,一个指南,一个规范。希望通过我国妇瘤学者的共同努力,真正为子宫颈癌的防控和中国消除子宫颈癌的目标做出贡献,为中国乃至世界女性的健康贡献应有的力量。
魏丽惠教授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
魏丽惠教授首先介绍了7部中国子宫颈癌防控指南共识和手册制定的背景,介绍了CSCCP自成立以来重视阴道镜和细胞病理培训,制定多部指南共识和书籍,作为IFCPC重要成员国之一,成功获得2029IFCPC在北京举办权。
之后魏教授从指南筛查背景、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方案、子宫颈癌筛查异常的管理策略、子宫颈癌筛查异常后分流方法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的要点内容,旨在规范我国子宫颈癌筛查,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孔北华教授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中国临床应用指南(2025 版)》
孔北华教授介绍了《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中国临床应用指南(2025 版)》主要内容,包括人乳头瘤病毒及流行病学、预防性HPV疫苗保护作用评价、一般人群HPV疫苗接种问题,高风险特殊人群疫苗接种问题,HPV疫苗安全性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为HPV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权威指导。
隋龙教授《HPV 基因整合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隋龙教授介绍了对HPV整合进行介绍。就HR-HPV 基因整合检测技术在子宫颈癌筛查异常者管理中的应用提出推荐意见。HPV 基因整合检测适用于 HR-HPV 感染者和联合筛查异常者的分流就风险分层,适用于持续组织学 LSIL(CIN1)和 HSIL(CIN2)患者风险分层,适用于组织学 HSIL(CIN2、3)治疗后的风险评估。
由薛凤霞教授进行主持。
王临虹教授 《子宫颈癌筛查及诊治技术操作手册》
王临虹教授表示,目前我国宫颈癌筛查与诊治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尚为欠缺,特别是对于基层人员,目前缺乏更新的涵盖宫颈癌筛查与诊治防控技术的规范性操作指导用书。《子宫颈癌筛查及诊治技术操作手册》应运而生,手册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特点,为从事阴道镜和宫颈病变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提供指导。
汪辉教授《p16/Ki-67 双重染色用于子宫颈癌筛查异常分流的中国专家共识》
汪辉教授通过宫颈癌筛查现状、p16/Ki-67双染简介、研究证据及推荐意见等方面介绍,为临床实践中宫颈癌筛查异常人群的有效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指导。
吴瑞芳教授 《阴道自取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中国专家共识》
吴瑞芳教授提出自取样子宫颈癌筛查是提高人群筛查覆盖率的最有效途径,具有便捷性、高接受度、精确性、低成本的优势。自取样筛查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将启动我国宫颈癌筛查迈向规范化、精准化的新阶段。推广实施自取样筛查模式,将显著提高筛查覆盖率,推动子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李明珠博士 《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
李明珠博士提出广泛普及子宫颈癌防治知识和理念,是提高 HPV 疫苗接种率和子宫颈癌筛查覆盖率的重要举措。《中国子宫颈癌防治科普指南》针对子宫颈癌三级预防,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风险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普知识。
由刘继红教授担任主持工作。
马丁院士、魏丽惠教授、孔北华教授、王临虹教授、刘继红教授、薛凤霞教授、赵方辉教授、隋龙教授、张淑兰教授、沈丹华教授、孟元光教授、向阳教授一起上台,在庄重而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共同按下启动立柱——“7部”中国子宫颈癌防控指南共识重磅发布!与会嘉宾以热烈的掌声庆祝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7部著作的同时发布标志着我国宫颈癌防控事业迈上新台阶。


发布仪式结束后。媒体代表们就7部指南共识的制定背景、意义、亮点、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不同筛查方法的应用现状、推广前景,还有子宫颈癌防治面临的挑战等关键问题,向各位指南共识的主编、编委及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提问。









马丁院士、魏丽惠教授、孔北华教授、赵方辉教授、王临虹教授、隋龙教授、吴瑞芳教授、汪辉教授、李明珠博士进行解答。









由郄明蓉教授主持。
魏丽惠教授带来题目为《同而不同-从 WHO 疫苗临床评价看 9 价疫苗保护作用和安全性》的专题研讨会,从免疫原性、保护效力、保护效果和安全性对HPV 九价疫苗的品质进行评价。魏丽惠教授指出接种预防性HPV疫苗是子宫颈癌防控的首道防线,助力我国消除宫颈癌行动。
隋龙教授带来题目为《DNA 甲基化在宫颈癌筛查及病变的管理中的价值》的专题研讨会。隋教授阐述了DNA甲基化作为基因表观遗传修饰的作用及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紧密联系。随着更多基于中国人群的临床数据不断涌现,DNA甲基化检测有望在未来宫颈癌防治工作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成为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保障女性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后,郄明蓉教授进行总结。郄教授表示7 个指南同时发布意义重大,对推动我国宫颈癌防控进度起到重要作用。



